“三下乡”活动是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好机会。商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风采展第二波来袭,快来和我们一起看看吧!
特色旅游村——潍坊市安丘市辉渠镇小麦峪村
调研人:郑梦瑶2021级财务管理(对口本)
调研情况:
2022年6月25日,我前往山东省潍坊市安丘市辉渠镇小麦峪村进行调研。当地村民首先带领我参观了村里的特色地标,随后村里的负责人向我介绍了村里的发展情况,据了解,2014年以前小麦峪村由于缺乏支柱产业,贫穷落后曾是它的标签。后来小麦峪村以乡村农家乐旅游发展为经济支柱,依山傍水的小麦峪村瞅准了乡村旅游发展的商机,依托本村丰富的旅游资源,打造了集旅游观光、农产品采摘、餐饮住宿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农家乐旅游景区,让小麦峪村走出了一条生态旅游和农村经济相结合的发展之路,带动了村民致富。在调研途中,与村民交谈时,我常常被善谈、质朴的农民所感动,也感受到了村干部们的尽心尽力,同时充分了解了国家的乡村振兴战略。相信小麦峪村会发展得越来越好,人民生活过得越来越富裕。




科技示范村——临沂市临沭县蛟龙镇前后利城村
调研人:孟子程2020级经济学
调研情况:
蛟龙镇地处临沂市东南,地势较为平缓,适宜发展农业,工业辅助发展。蛟龙镇前后利城村以加工红薯粉、售卖粉条制品等为主要产业,借助该产业,前后利城村虽然取得了较大发展,但污染问题也随之而来,粉条企业因红薯加工成淀粉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较严重,尤其是水污染,故企业买进红薯淀粉并将其加工成粉制品。此次调研,我深入淀粉加工公司,通过与工作人员的沟通了解到淀粉加工成粉条要经过淀粉糊化、冷冻、晾晒三个主要步骤,淀粉糊化过程利用生物质颗粒燃烧,能源利用率可高达90%左右,冷冻过程在冷库中进行,新型的烘干设备使得晾晒过程从最初的户外晾晒到大棚烘干变为机械化烘干。红薯粉加工过程中,产生废水污染、废气污染,企业建立独立的污水处理站,利用微生物厌氧反应,使污水达到排放标准,且处理成本不高,同时采取布袋除尘和脱硫的方式处理废气,可有效减轻烟尘污染。通过此次调研,我深深感受到科技发展给农业农村带来的方便,借助科技的力量,相信前后利城村会取得更大的发展。




通过这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引领广大同学走出校园,深入基层,鼓励学生将青春梦想与家乡建设结合起来,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