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并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号召,践行科技兴农使命,2025年7月初,菏泽学院农业与生物工程学院“科技助农 智慧兴乡”实践团深入菏泽市定陶区企业一线开展了暑期“三下乡”活动。农业与生物工程学院农林系博士、教授一同前往开展技术指导。
校地联动:共建实践育人基地
7月4日,菏泽学院服务乡村振兴迈出了坚实一步。在山东鼎蔬种苗有限公司(定陶区杜堂镇),农业与生物工程学院迎来了重要的校地合作成果。菏泽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曲相艳一行亲临现场指导。在仪式上,校团委书记王盛楠与鼎蔬种苗公司负责人共同为“菏泽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揭牌,标志着农业与生物工程学院在定陶区服务农业发展拥有了坚实的平台和前沿基地。


曲相艳副校长高度评价了包括农业与生物工程学院实践团在内的暑期“三下乡”工作。她特别强调,校地联动模式是青年学子认识国情、增长才干的平台,更是高校服务地方、资源互补的桥梁。她殷切地期望学院学子们能够更加深入基层,并将专业知识融入社会需求,为乡村振兴贡献出青春力量。农业与生物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刘燕、实践团师生代表及地方领导共同见证了这一时刻。
智慧兴农:温室课堂练真知
揭牌仪式后,农业与生物工程学院“科技助农 智慧兴乡”实践团在学院专家教授带领下,深入田间地头和育苗温室进行了实地考察。
师生们深入鼎蔬种苗的育苗温室和田间地头,观察了作物的生长,学习了智能温室的调控等现代农业设施的应用,并动手实践了设备维护和修理,将书本知识转化为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学院农林系博士、教授团队同步为企业提供了技术咨询。
实践团还深入了鼎蔬种苗公司的助农直播基地,学习了直播电商的运营模式并亲身参与了实践,探索新媒体赋能农产品销售的创新路径。这一环节充分展现了农业与生物工程学院在智慧农业应用与人才培养上的前瞻性。



此次实践活动不仅使学子们在“泥土”中深化了对专业的认知和理解,也让他们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了科技对农业革新的巨大力量。
田间帮扶:精准送技助增收
7月5日,农业与生物工程学院“科技助农 智慧兴乡”实践团转赴菏泽金硕农业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开展了精准技术帮扶。学院的农林系博士、教授团队再次随行,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后盾。

实践团成员深入田间,对农作物的生长状况进行了全面“诊断”。他们仔细观测株高、叶色及病虫害情况。凭借深厚的专业功底,农业与生物工程学院的指导老师们针对发现的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及设施升级等问题,向金硕农业的农户和管理人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专业建议。


实践团成员们也积极的与农户进行交流,收集他们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技术需求,并及时、清晰地传达学院教授专家的专业建议。此外,同学们还主动向农户普及了现代农业科技的知识,帮助他们提升科学种植意识和技能,进一步拓宽发展思路。
本次农业与生物工程学院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从基地共建到智慧兴农实践,再到田间精准帮扶,构建了“学-研-用”贯通的实践闭环。 学院师生们将课堂所学转化为田间力量,用专业知识和创新思维解决实际问题,践行了“科技助农 智慧兴乡”的使命。农业与生物工程学院的师生们以实际行动丈量了乡土,用智慧汗水浇灌希望,不仅传递了先进技术,更播撒了兴农强农的坚定信念。
未来,农业与生物工程学院将继续深化校地企协同育人,推动产学研融合,将实践基地打造为培育知农爱农人才的沃土,让青春智慧之火,点燃乡村振兴的燎原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