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国家艺术基金2025年度艺术人才培训项目“巴蜀地区民族声乐艺术评论人才培训”在四川成都举办,经全国选拔,音乐与舞蹈学院青年教师王春伟成功入选本项目组,成为全国遴选的三十名优秀学员之一。

该项目作为全国首个针对民族声乐评论人才而开设的大型人才培训项目,以“为民族歌唱,为时代发声”为宗旨,旨在构设民族声乐艺术评论高地、彰显民族声乐艺术的时代价值、构设民族艺术话语体系,最终为中国民族声乐培养一批具有坚定思想立场、丰富艺术实践经验、深厚理论积淀、深切人文观照、前沿文化视野、在业界具有话语影响力的专业评论人才。
在为期一个月的密集培训中,特邀国内著名理论学者田川流、孙洪斌、马知遥、郭声健、李倍雷、张萌等,以及著名声乐教育家与歌唱家赵振岭、董华、方琼、石倚洁、龚爽、谭学胜、李亚东、陈辉等担任授课专家。

天津音乐学院民族声乐系原系主任、硕士生导师赵振岭教授指导演唱了《竹枝词》

第十届中国音乐金钟奖民族唱法金奖获得者、中国民族乐团女高音歌唱家龚爽指导演唱《瑶族舞曲》

女高音歌唱家、中国音乐学院声歌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董华老师指导演唱《亲疙瘩下河洗衣裳》与《瑶族舞曲》

西安音乐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李亚东老师指导演唱陕北民歌《小桃红》
经过培训,王春伟老师不仅深入学习了民族声乐艺术评论的前沿理论与写作方法,而且在歌唱的技能上,也得到了多位专家的一对一专业演唱指导,在歌唱的演唱技巧和情感层次表达等核心技能,以及对音乐作品的内涵、风格、结构进行更深层次的解读和艺术化呈现都有了深层次的提升,极大地拓宽了教学视野。
王春伟老师谈及此次学习感受分享到:本次国家艺术基金培训不仅是一次知识的获取,更是一次思想的洗礼,通过国内著名作曲家、艺术理论学者、歌唱家在理论、演唱、评论等领域的深度指导,系统提升了声乐理论素养、演唱技能、艺术审美与评论实践技巧。深入凉山与阿坝的田野采风与文化交流更是让我们沉浸感受了藏羌彝少数民族音乐的魅力及其深厚的文化根基。在未来的创作中,我将把终身学习作为自己的信条,不断地充实自己,追求卓越,立足学术与实践,深耕声乐演唱与教学,精研艺术评论,把前沿理念与宝贵经验转化为育人成果与学术成果,为菏泽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的学科建设与高质量发展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