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共青团菏泽学院委员会官方网站!
基层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基层动态 >> 正文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学子赴小井镇:躬耕“三下乡”启航“小荷学堂”纪实(十七)

2025年08月07日 20:07 传媒中心 点击:[]

8月6日,东明县小井镇“小荷学堂”里,又是充实且有趣的一天,菏泽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红色记忆”志愿服务队的老师们,继续用知识与陪伴,为孩子们编织暑期美好。

趣味成语课,智慧大闯关

清晨,“杨兴哲老师”带着满满的创意,开启趣味成语课。一句“七仙女嫁出去一个,打一成语”,瞬间点燃孩子们的好奇心。大家或蹙眉思考,或小声讨论,在脑洞大开的猜想中,感受成语独特魅力,让传统文化的种子,在趣味互动里悄然扎根。

结业筹备,热火朝天

结业聚会渐近,学堂里筹备氛围火热。“梁纪山老师”领着报舞蹈的小朋友,专注打磨动作,跟着音乐,一次次舞动,用汗水浇灌舞台精彩;“王彬至老师”陪伴情景剧小组,逐字逐句抠台词,将故事里的情绪与情节,融入稚嫩的声音与表演,为结业聚会积蓄温暖与惊喜。

八段锦时光,舒展身心

午后,“杨兴哲老师”再次带领孩子们练习八段锦。一招一式间,孩子们感受着传统养生功法的韵律,舒展身体,沉淀心性,让传统文化的滋养,从知识延伸到身心,在一呼一吸、一起一落中,收获健康与宁静。

排练进行时,成长看得见

傍晚,“梁纪山老师”看着舞蹈组孩子愈发流畅的舞姿,满是欣慰;“王彬至老师”带着情景剧小组反复排练,孩子们从生涩到投入,把角色演绎得渐渐生动。每一次练习,都是成长的脚步,向着结业聚会,也向着更好的自己。

在“小荷学堂”的日子,知识与欢乐并行,成长与陪伴交织。志愿者老师们用多元课堂,让孩子们在传统文化、艺术排练与身心滋养中,拥抱暑期的丰富。这一日的点滴,是乡村儿童暑期成长的缩影,更是青春志愿与童真的美好相遇,为夏日添彩,为童年留痕。

关闭

共青团菏泽学院委员会  版权所有  设计制作:马克思主义学院 刘康